苏铭将悟道老和尚送过来的心魔经翻到最后面的部分,细细研读起来,半个时辰后,将经书还给他,轻轻摇头,“心魔之道在乎于人心,天高不算高,人心第一高,此经以心为道,立意很高,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确实是离经叛道。”
悟道老和尚结果心魔经,点点头,很是赞同,“离经叛道却能走到这一步,实在是令吾惊艳,佛堕魔,魔成佛,大道殊途。佛友,随吾走吧,此地并非论道之所。”
“甚好。”
随后,两人便离开了藏书阁前往后山。
后山碑林之中,一株高大的菩提树正屹立在此,金色的树叶在微风吹拂下漱然出声,沙沙而起,地上铺满了落叶。
“佛友,请!”
“请。”
菩提树下,两人相对而坐,一者灰衣,一者白衣,一人苍苍老态,一人丰神俊朗,忽然树叶的沙沙声停止了,风也静了,好似万籁俱寂一般。
“阿弥陀佛,其实与佛友初次见面的时候,我便想邀请你来少林一会,只是时机未到,奈之若何,而今日正好是机缘所在,我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。”数息之后,悟道老和尚终于开口了。
咦?这是话里有话啊。
苏铭不着痕迹的看了他一眼,缓缓说道,“虽然在大师看来,我今日来少林是了却心事,但在我看来却是因缘而起,因缘而散,此缘并非机缘,而是佛缘。”
悟道老和尚面上露出一丝浅笑,饶有兴趣的问道,“何解?”
“我们即是在修佛,也是在修道,此生的最大追求便是成佛,佛,是每一位佛修的终极追求,你我都不外如是。”
“不错,凡人求佛,求得是心安,而吾等追求成佛,求的是明心见性,往生极乐,用仙道的话来说,就是超脱。同为求道之人,今日在此论道,确实是佛缘。既然是论道,贫僧想请教一句,何为佛?”
顿时,这个问题令苏铭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之中,何为佛?
这个命题很大,即使是他吸收了诸多舍利的精华,汲取了这些佛修们的佛学理念,但对于这个问题依旧感到非常棘手。
刹那间,他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又一个答桉,有些是佛经中的语句,有的来自于佛修残念中的感悟,但最后都被苏铭否定了。
悟道老和尚的这个问题绝不简单,他的目的也绝对不是为了谈佛论道,只是他的目的是什么,苏铭现在还不清楚,但对于这个问题,他必须慎之又慎。
约莫一炷香的过后,苏铭眸子里浮现出智慧的光芒,整个人的气质也随之发生变化,“佛乃觉性,非人,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,人相可坏,觉性无生无灭,即觉即显,即障即尘蔽,无章不显,了障涅盘,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,圆满即止,即非无量,若佛有量,即非阿弥陀佛,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,无圆无不圆,无满无不满,亦无是名究竟圆满。
于僧侣人来说,要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是佛。于大千世界百姓来说:念头通达,直指本心就是佛。若非要求佛什么,已不是逆了那句:若以色见我,以声音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?
有道是有千万弥勒于世间,以我看这庙里的佛像是佛,以你看这经文的每个字都是佛,若以苦海众生看,凡所愿可归于本心,凡归于本心皆为所求,为何不能是佛?”
此语一出,悟道老和尚眸子里浮现出一抹精光,缓缓从袖子里掏出心魔经放到地上,他仔细打量着苏铭,最终目光与他的目光相触碰,“没想到你只是刚刚得了最后一篇,居然从中悟出了心魔经精髓,实在是令我惊讶。”
“这世上本无大道,有人参悟,便有了道,大道难求,所谓正道邪道不过是一言蔽之,难分高下。只不过,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正道是通天大道,易学难成,而邪道却是羊肠小道,难入易成。在贫僧看来,这本心魔经其实还可以叫另一个名字。”
苏铭面色不改,追问道,“什么名字?”其实,他已经猜到了老和尚要说什么,但有时候,谈话的意义就在于引起另一个人的回应,所以苏铭就顺势而行了。
老和尚伸出手掌,干瘦的五指在经书扉页一抹,下一瞬经书上的三个字就变了,“心佛经,此经名为心魔经,实为心佛经。
看似是在描述人心之恶,把玩人心之术,实际上却是在写人心之道。以色见我,以声音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天高不算高,人心第一高,佛友所述却是令我大开眼界,受教了。”说到这里,他停顿了片刻,接着说道:
“当初贫僧第一次看到这本经书的时候就惊为天人,此佛走的是魔佛合一的道路,境界奇高,若是能化去魔念,踏上佛道,定然走的会轻松许多。自古以来,走魔佛之道的僧人从未登临过大道,皆是昙花一现,自身出了差错,可惜啊,不能亲眼一见。”话语中充满了遗憾之意。
苏铭端坐在他身侧,心中凛然,这老和尚的境界比他想象的还要高,没想到他居然能从心魔经看到了苏铭隐藏的心佛经,不愧是少林寺的方丈。
事实上,也正是因为悟道老和尚从经书中看到了心佛经,才不敢将这部经书交给寺内的其他僧人观看,一念成佛,一念成魔,这种经书是最容易让僧人胡思乱想的,他们的境界远远不到能参悟这本经书的时候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